定價對於企業獲利產生的影響與重要性
有一句話說,不賺錢的企業是罪惡的,企業可以有著最高的營業額,但卻沒有辦法發放股利給股東,也沒有錢發放獎金給辛苦貢獻的員工,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海運業,海運業向來以激烈的競爭著名,就在疫情前,約2019-2020,倒閉了一家韓國大型的海運公司,原因不是沒有生意,而是,這門生意賺不了錢,而我們所熟知的疫情期間海運股價暴漲,長榮從長期10元附近徘徊,漲到超過200,數倍的公司市值增加,就是因為長榮海運的獲利能力從長期低迷,到一年可以淨利五千億,EPS驚人的成長,而EPS就是每股獲利,因此,沒有獲利,營業額再高對於企業的好處都是乏善可陳的。
因此到上市櫃公司 到中小甚至微型企業 企業獲利除了跟股價市值有關,對於我們最在意的是否賺錢,更是密不可分。中小企業主的企業如果不賺錢,那也就根本經營不下去,更不用談未來了。那麼 定價策略跟獲利又為何有如此大的關係呢?
我們今天假設一個商品的價格是100元,根據台灣上市櫃公司統計,平均的稅後淨利潤近五年為6.82%,以7%來計算的話,代表一件事情,一但定價的誤差達到7%以上可能就完全沒有獲利,也就是價格如果應該販售到106-107而我們給了客戶100元的價格,事實上,我們可能完全沒有賺錢,或者是我們應該從107元賺取6-7元利潤的時候,我們給了3元的折扣,107賣103看似完全沒有問題,但那就吃掉了近一半的獲利,也就是一家中小企業假設一年可以賺300萬的獲利商品區塊,如果產生這樣的誤差,可能獲利只剩下150萬,將是不可忽視的。
同樣的如果我們100元的訂單定在107的價格能賺取7%的利潤,我們定在114元的價格就可以賺取14%的利潤 (以上數學簡化誤差以利說明)看起來一個100出頭的商品我們只有多了7元的價格增幅,利潤增幅則可以達到倍增(200%),即使只有漲價3.5元,我們都可以取得50%的獲利回報,現在大家就可以理解,為什麼很多商品只要漲價,就回不去了,因為同樣的成本下,利潤增幅是在太誘人了,只要增加個不到10%的售價,年度所賺的獲利就可以翻倍,企業怎麼捨得再降價回去呢?
那麼既然這樣,那我價格就不要訂太低,或是就訂高一點不就好了?我想說,如果有那麼簡單就好了,事實上,需要做的遠遠不止這些,我們可能需要做的事情有,過往的千筆萬筆消費交易分析,進行內部的市場調查模擬,若有預算則進行外部的實際市場調查,做競爭者分析,做內部的競爭分析,數據回歸相關性分析等,藉由這些實際資料,以及趨勢,我們才可以做出或是輔助管理者作出,是否要漲價3%,降價3%,推出某項優惠等對於利潤有極為重大影響的決策,最後希望各位記住的是,3%的價格差異,可能導致近50%的最終賺賠,因此我們都應該要建立定價策略的機制,人員,以及團隊。
什麼?你說沒有預算,如果你認為稍有差池(5-10%)就可能讓你的虧損獲利差別到100%定價策略不重要,不值得一年投入個一兩個人力的預算去執行正確,那麼可能你更該思考的是,與別的重視定價策略的競爭力差距了,當你正在投入預算降低成本cost down,或是得到更多營業額的時候,不妨一併檢視檢視,公司年底的獲利表現,是否有如預期呢?如果沒有,如何能夠做得更好,就是企業不可忽視的重大課題。